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时间在春分之后,此时冬去春来,万物逢春,大自然处处显出勃勃生机,此时也是特别重要的养生时令。
一:及时增减衣服
????????清明时节气候变化快、早晚温差大,应该及时增减衣服。中医讲究“春捂”,春季阳气生发,而阴气没有完全消退,多变的天气易使人受凉感冒;此时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,因此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,根据自身的体质增减衣物。适度“春捂”,以外阳助内阳,驱走阴寒之气,防止各类疾病发生。
二:情志养生
????????清明正当春季,四时之气与肝相通应,肝为刚脏,性喜条达而恶抑郁。故清明保养应适当疏泄情绪,保持开朗明快的心情。而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,祭扫墓地,难免睹物思人,悲从中来。哭是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,可以缓解肢体和心理的紧张,甚至还能减轻疼痛。放开自己的压抑情绪,哭上一场,以宣泄内心的紧张、压抑和悲伤等不良情绪。但悲伤过度损害身体健康,应该把祭祖扫墓和旅游踏青结合在一起,在追恩念亲的感伤外,让自己融入清新绿色的大自然。
三、清明节该吃什么?
五味入五脏,如酸味入肝,甘味入脾,咸味入肾等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:“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春日若多吃酸味食品,能加强肝的功能,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,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。有鉴于此,在春天,人们要少吃些酸味食物,以防肝气过旺;而甜味的食品入脾,能补益脾气,应多吃一点。
1、艾草:清明节是艾草最多最嫩的时候,古时家家户户就有做青团、艾饼、艾糍的习俗。
2、糯米:糯米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止虚汗之功效,对食欲不佳、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四:清明养生重调肝
????????立春之后,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,肝气旺盛而升发,人的精神焕发。但肝气过旺也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,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。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重要穴位:大敦、行间和太冲。
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,它在足大趾末节近足二趾侧,距趾甲角0.1寸,此可以按摩,也可以艾炙,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,可使头脑清晰,神清气爽。
行间穴在足背,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,赤白肉际处。肝属木,木生火,肝火太旺则可泻其心火。而“行间穴”五行属火,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。春天肝火盛,易致牙痛、腮肿、口腔溃疡、鼻出血、舌尖长泡等症,此时常揉“行间穴”多有裨益。
太冲穴可通过简易取穴法寻找,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方向推,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。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,五行属土。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,然后从“太冲穴”揉到“行间穴”方向推揉,可以缓解春季易发的头痛、眩晕、眼红肿痛、耳鸣耳聋,还可疏肝,以舒缓急躁易怒的心情。
五:运动注意事项
清明正当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,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,如踏青、郊游、荡秋千,踢足球、插柳,拔河等户外活动,可以多晒晒太阳,活动筋骨,增加抵抗力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。特别是平素较少活动的人群,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急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,都不要逞强做登山等强度较大的活动。
六:过敏体质注意事项
????????清明时节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,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,容易引发皮炎,如:马齿苋、芥菜、灰菜、马兰头等。如食入较多野菜,最好不要晒太阳,否则皮肤会像暴晒过一样,满脸通红、火辣辣地痛,甚至会起大水疱。
(供稿:治未病? 杨秋莲)